发布时间
|2016.11.19
11月28日,2016中国家纺大会在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成都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中共彭州市委副书记、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董里;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王欣;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原会长杨东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工信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庭瑞等行业相关负责人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上百家家纺企业共同探讨我国及家纺行业“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会议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晓红、秘书长李杰主持。
家纺行业作为纺织三大终端产业之一,是传统民生产业,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意产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尚产业,在拉动内需增长、促进就业、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家纺行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创新改革,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行业运行、渠道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设计研发、标准质量、国际化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优良成绩,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据统计,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847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06.4亿元,利润总额154.9亿元。“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年均增长10.5%和13.7%。2015年,行业纤维消耗量1490万吨,占全国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28.1%,“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2%。中国家纺协会统计的14个产业集群和200多家跟踪企业,2015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605亿元和790.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5.4%和5.6%。
2015年家纺产业出口402.3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家纺产业累计出口1933.45亿元,年均增长6.3%。累计进口84.04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1849.4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十二五”时期,家纺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对于下一个5年,行业面临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在会上对《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
1、2025年建成家纺强国
杨兆华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家纺行业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内容的“三品战略”,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健康消费理念与方式,扩大市场需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成家纺强国。
对于行业“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纲要》中做了明确要求,设定了4个主要目标,即行业增长目标、结构调整目标、科技创新目标、质量品牌目标。
在行业增长目标中显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累计增长30%,年均增长5.5%,平均利润比“十二五”期末有所提高。2020年,家纺纤维消耗量达到1620万吨,年均增长1.68%。家纺产品出口额达470亿美元,年均增长3.2%。
在结构调整目标中显示,实现产业国际国内布局协调发展,大幅提升特色产品、高品质产品、功能性产品和智能化产品比重,使大家居业态、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快速发展。
在科技创新目标中显示,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十三五”期间提高10%。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使自动化装备、智能仓储系统等应用成倍增加。
在质量品牌目标中显示,建设5个家纺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重点培育2个家纺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使世界级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运营能力的跨国公司。
2、五个任务重新定位行业
杨兆华指出,为了顺利完成上述发展目标,行业协会将从5个“新”方面,推动《纲要》的实施。即建设新家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倡导新生活,改善供给提升服务;构建新格局,优化配置协调发展;立足新高度,打造品牌促进升级;发展新经济,资源节约绿色发展。
其中,“建设新家纺”包括3个方面,一是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即加快实现行业由低成本向创新转变、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互联网+”提升产业,即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发挥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从采购、生产、销售及物流等环节的互联互通,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在家纺行业中的融合创新,形成家纺行业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是加强行业技术进步,重点围绕新原料新材料应用、智能产品研发、节能减排技术运用等方面,倡导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生活。
会上,杨兆华重点对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产业进行分析。他说,未来,“互联网+”在家纺产业上的运用将分别体现在企业、集群和行业3个层面上。其中,家纺企业在信息化基础上,重点突破5个方面,一是在毛巾企业中建立1~2家自动化示范企业;二是在窗帘企业中建设3~5家工业化生产及4S服务企业;三是在床品企业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企业自动化水平;四是自动化仓储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翻一番;五是大力推进智能家居体系建设。
在集群“互联网+”应用中,建设1~2个“云”服务示范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建立“集群产业云”。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企业所需的公共云服务平台。
在行业“互联网+”应用中,一是建设开放性研发平台,整合、共享研发设计资源。二是联通“生产—物流—销售”环节,促进行业B2B和O2O模式的建设。三是实现与家具、建材及建筑设计师等机构的跨界合作。
杨兆华说,希望通过这3方面的建设,使“互联网+”在家纺行业内真正落地。
而在“倡导新生活”上,行业将从加快供给改革、推进渠道创新两方面发力。杨兆华说:“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将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解决‘供需配错’问题,引导消费,扩大市场。利用新领域(室内-户外、家庭-公共)、新产品(功能家纺、智能家纺)、新消费理念(健康消费、科学消费),实现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在“构建新格局”中,行业将从两方面实现优化配置、协调发展。一是不断优化完善国内产业布局,在东部实行转型升级、西部开拓市场。二是实施协调发展国际化战略,促进企业间合作,扩大贸易,利用贸易规则,积极“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新市场。
此外,“立足新高度”包括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研发创新提升软实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优化品牌生态环境。“发展新经济”包括推广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加快回收利用进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3、一张蓝图绘制家纺未来
会上,杨兆华还做了《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他说,2016年是中国家纺行业谋创新、求突破、共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理事会以中国家纺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行业擎领,以展会为市场拓展抓手,以家纺大赛为创新契机,以交流合作开辟走出去空间,以精品活动推动行业交流,圆满完成了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
今年,协会着眼行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细致调研,顺利完成《纲要》编制工作。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展会作用,实现协会“搭台”、企业“唱戏”,为家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广阔舞台。其中,春季家纺展强势回归,五展联动收效明显;秋季家纺展模式创新,跨界互利共赢。
会议还对协会2017年的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目标。明年,协会将推进实施《纲要》,帮助家纺企业抓住“十三五”时期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冲刺机遇期,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平衡发展、绿色持续发展、合作共赢发展”主题,引导和鼓励家纺企业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贯彻落实“三品战略”,推动“大家居”发展,探索传统渠道的转型升级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加大家纺行业上下游、行业跨界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重视绿色发展和重视循环经济。
对于家纺“十三五”的发展,杨兆华说:“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托起梦想。在新常态下,家纺企业应不断创新求变、力争上游,为行业提档加速注入新的动能。”
4、现场干货分享:专家共话“十三五”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全球经济处于温和低速增长态势,中国经济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将保持温和低速增长态势,相对上一轮增长期,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状态。
另外,结合国际主要机构预测结果,综合考虑世界人口增长以及结构变化、储蓄率增长情况、资本产出率变化、产业发展趋势、主要国家汇率走势、技术进步可能性、资源环境影响等因素,初步预计,2016~202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0%~3.5%左右。
从主要国家和地区来看,美、英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欧元区内需不足矛盾仍较突出,日本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制约;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压力。
2016-2020年,美国GDP将增长2.0%、欧元区GDP增长1.5%、日本GDP增长0.5%左右、印度GDP增长7.6%、俄罗斯GDP增长0.9%、巴西GDP增长0.5%,南非GDP增长1.4%左右。
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预测:2016-2020年,我国经济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继续快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2021~2030年,我国经济将处于中速增长阶段,基本完成工业化,此后将逐步进入后工业化社会;2031~2050年,我国经济将进入低速稳定增长阶段,2040年城市化基本完成,届时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2050年,我国将进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
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实现贸易强国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对国民经济贡献增强。
而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将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如在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外贸需求不振、国际产业转移变化、国际规则重构等;在国内市场环境中,面临比较优势变化、传统优惠政策受到制约等。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五个优化”和“五个转换”。其中,贸易结构实现“五个优化”,即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优化国内区域布局、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外贸经营主体、优化贸易方式。外贸发展动能实现“五个转换”,即实现货物、服务、技术、资本相结合;实现技术、变准、品牌、服务相结合;实现创新驱动;营造法制化国际环境;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共有7个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国际标准制定能力,加快培育外贸品牌,建立出口产品服务体。二是推动出口迈向中高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三是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四是推动国际市场多元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深耕传统市场,开拓非洲、拉美市场。五是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发挥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内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六是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七是扎实推进三项建设,即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贸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视特邀评论员马光远:
全球经济进入平庸十年,中国经济进入“无人地带”
过去20年,人类经历经济繁荣超级大周期的三要素:弱势美元、流动性过剩、新兴市场的超级崛起。由于思想匮乏,在没有出现新的经济学思想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将极其动荡,民粹主义泛滥,全球经济其实陷入了迷失的时代,并进入动荡和平庸的十年。
而此时,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无人地带”。从当前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惊天100年未有的变局,旧经济在调整,新经济在崛起,传统制造业面临极大的调整压力,创新是走出困局的唯一路径,传统行业将被残酷洗牌,未来3~5年发展最为困难。
过去,中国发展模式最大的经验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对接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我们的一切制度、机制都是为这样的模式而准备的,在人口红利的周期下,这种玩法即使税费负担重、融资难,但也能活下来,一旦人口红利结束,这种模式的各种弊端就会显示出来。
现在,整个中国经济正走进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带,这个地带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制度生态创造新的竞争力,否则中国将走不出“无人区”。
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该何去何从?制造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制造业未来的趋势。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制造,都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涌现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各产业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制造业的生态。为此,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目前仍处在战术而非战略层面,在中国目前普遍存在轻视制造业重要性的倾向,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没有制造业,中国将一无所有。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周期,困难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更有前期政策的负面效应。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尽管相当困难,但只要包容和开放,中国仍然是新兴市场最有潜力的经济体。
(来源:中国纺织报 徐晶鑫)